政府已决定希望借鉴德国的经济模式,即拥有大规模的高科技制造业和出口以及高储蓄率,而且绝对没有美国那么大的房地产泡沫。

然而,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房地产为中心的。周三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表现疲软,显示出在政府继续严厉打压房地产开发商之际,试图将重心脱离房地产的转型之路有多复杂。

政策制定者们一直指望活跃的出口和家庭支出能够抵消建筑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带来的冲击。出口状况仍然良好,但消费支出看起来非常不稳定。如果出口受挫,或者消费没有迅速回升,中国政府可能会被迫提前放松对房地产的限制措施,并转而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看一个十几年前的旧文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像戒毒一样戒掉对房地产的依赖
——访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

  特约记者 陈蹊默

  这一次不会再是“空调”

  《浙商》: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方面,您曾经数次提到“狼真的来了”,您是否认为这一次的调控和以往的几次都不一样?

  赵晓:这次如此严厉的调控,包含两个背景,首先是和宏观经济有关。一季度经济数据让中央下定了调控的决心。其次这次调控跟过去不同,更政治化了。其实我们从2003年就开始房地产调控,但每次越调房价越涨,最后调控都变成“空调”,成为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最大挑战。有人说本届政府的考验就在对房地产调控上,我认为此言不虚。

  中国政府必须痛下决心像戒毒一样戒掉对房地产的依赖,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依赖房地产来支撑经济增长。所以没有后路,只能往前走。打击投机性需求、挤压楼市泡沫、遏制房价上涨的目标,铁定要实现。因此,本轮“铁腕”调控只能算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政府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重蹈以往“调控——放松——调控”的怪圈。

  《浙商》:您认为这次房地产调整会持续多久?政府在房价跌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像上次那样出手救市吗?

  赵晓:相信房价会出现向下修正的趋势。新政大幅提高了购买二套、三套房以及异地置业等的门槛,而且人们已经形成对房价下降的预期,因此未来全国楼市将出现一段低迷期。尤其是库存充足的城市,会出现价格下跌,并且不会在短期内反弹,不会再出现上次实施宽松优惠政策救市的情况。

  前段时间我们在地产圈内做了个小规模的调查,六成受访者认为成交量恢复、价格企稳要等半年之后;其余四成认为会在3-6个月内企稳。

  一线城市的成交量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八成受访者认为会大幅下降;有一半受访者认为一线城市普通住宅(如北京五六环附近或之外区域)的成交价格会大幅下降,降幅在20%以上);还有三成认为会小幅下降;只有二成认为会比较平稳;四成受访者认为一线城市高档住宅成交价格会大幅下降,有一半认为会小幅下降,只有一成认为将会比较平稳。

  大家对二三线城市的看法相对乐观,二成受访者认为二线城市成交量会大幅下降,八成认为会有小幅下降。三线城市有七成受访者认为新政影响不大,二成认为可能会有小幅下降,只有10%受访者认为会出现大幅下降。

  《浙商》:这轮调控对开发商的影响会有多大?什么样的开发商能生存下去?

  赵晓:房地产仍有长远的发展空间,但地产公司将来会分化,优胜劣汰,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才能生存下来。强者会更强,特别是那些准备好迎接房地产竞争新格局的公司。既能建好商品房,也能快速建好规模化保障房的开发商,会有新的机会。虽然保障房利润率很薄,但市场大,如果能控制好成本,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前景也会很好。真正负责任的开发商不会希望房价暴涨,也不希望暴跌,最好是比较平稳,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些房价一涨就赚了很多钱、一跌就不知所措的企业,就比较危险。

  《浙商》:一些开发商得出的经验是,上一次调控,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那些努力扛着不降价的开发商在楼市复苏后赚得最多,这个经验适用于这一轮调控吗?

  赵晓:我不认为这一轮可以撑着不降价,我认为这一次不会再是“空调”,该降就降,该跑就跑吧,别再等了,等的结果可能就是慢性自杀。

  从楼市调控走向全面改革

  《浙商》:您预计未来半年国际经济复苏情况如何,对中国宏观经济有多大影响?

  赵晓: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旧很大,欧洲债务危机可能会成导火索,现在大家都在猜测,谁会是下一个希腊?这就带来了不确定性。这轮金融危机后的反弹主要是由财政刺激政策所拉动的,而目前美国等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正在逐步退出,国内经济政策也释放了较明显的收缩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接近2008年的最高水平。历史上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就出现了二次触底。

  尽管次贷危机后的中国复苏表现最好,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如果国外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而人口红利接近尾声,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强的动力不再,这三个发动机动力减弱,使得中国经济可能要面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一次大挑战。如果经济的基本面不好,那房价和股价一样都是撑不住的。

  《浙商》:您一直认为,制度不改革,政府宏观调控就很难起到根本效果。那么怎样治本呢,您有哪些建议?

  赵晓:如何巩固楼市调控来之不易的成果,防止楼市再度反弹甚至是报复性反弹,关键是如何避免中国经济因“三大动力”消失而步入增长的黄昏。

  中国政府必须有极大的改革紧迫感,抓紧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中一度衰退,如今走向反弹的宝贵机会,从楼市调控走向全面改革,以改革来稳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并通过改革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取代对房地产的依赖,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楼市调控的重拳出击是不够的,改革意味着利益分配方式的调整。必须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中央给土地财政型的地方政府解套,为此要考虑启动地方发债权。更重要的是,要在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耕地调剂等方面寻求突破,使得级差地租得以按市场方式重新配置,由此既平抑房价又增加百姓收入,从中设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税基。要痛下决心、让住房回归居住消费的本质,为此要坚决抑制炒房投机,大力加强住房保障,把老百姓的购买力从住房中释放出来。要坚决终止“国进民退”现象,让财富从垄断领域更多地进入到一般竞争性领域,并通过改革塑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引领民间资本的新流向,同时为中国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

Referenced from: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0820/11278517962.shtml

德国模式?中国经济的未来路在何方?目前有关模式的讨论,主要有几个要点:

  中国学习美国好榜样,走金融、服务业和消费驱动的路走不下去了,因为tops前期喊话,要把中国变成全球供应链基地;

  先进制造业里面,日本和德国最为成功。日本作为泡沫经济的负面教材我们肯定不会学习的,那就只能走德国的路;

  德国的路过去证明,是打压房价,降低了大家的生活成本,从而确保制造业长期发展。因此,如果中国走德国的路,未来国内房价下跌是必然的;

  当前美国及其盟国疯狂在核心制造业卡我们的脖子,去年中国的机械出口全球第一,取代了德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要走向德国模式了;

  当前打击互联网、地产、金融、教培、白酒,顺便近期半导体等科创版块都涨势喜人,进一步证明了,我们要走德国模式了。

  精彩~看似逻辑环环相扣,其实是错误的。

  因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这个模式,或者哪个模式。每个国家的经济模式都是大家在跟自己的基本面博弈中摸索出来的。

  不仅如此,我敢说,目前真正了解德国模式的人,根本没有几个。因此,所谓的“德国模式”简直是一种臆测罢了。

  那么,真实的“德国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有没有可能走这条路?或者是中国又有新的路要走?

  朋友们,本文将是你在全网能够看到的唯一能够看透底层逻辑的文章!

  由于我早年花过大量时间系统性学习过德国的哲学、历史、文学、经济、zz等,因此,德国的情况我还真的是非常清晰。相信所有学过西方哲学的人都明白,德国意味着什么?!

  德国在面对英国市场经济崛起后,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因此,德国始终有两根主线相互穿插,以矛盾的形式成为德国精神和传统的共同组成部分:

  强调自由主义的传统;

  强调举国体制往死里夯的公有制传统;

  当年美国改造德国的时候,可比改造日本用心多了。

  美国将德国强调自由主义的传统全面发扬光大,并根据自己的地方自治制度重塑德国的社会zz框架。如今的德国核心权力并不在联邦一级,而是在地方,这点就是直接学习美国的。

  此外,美国认定举国体制下的链主企业联盟会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发动新的争端。因此,大规模的拆解大型企业,扶持德国中小企业,这点比对付日本要做的彻底的多。

  同时,还要求德国完全放弃zf直接干预产业政策的做法。

  因此,德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异类,既没有走日本式的小政府官僚联合大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像美国宣扬的那样政府不干预产业政策(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骗人的)。

  德国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近乎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模式:

  “金融机构—政府—产业资本”三者相互协商模式,谁都不听谁的,最后强调三者相互协商、妥协、合作来帮助德国广大的中小企业不断发展。

  在这个模式下,三股力量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但是相互之间没有指令式的服从关系,更不存在相互威胁的关系。大家按照契约、协议的方式,相互配合。

  1、政府维度

  出台最严格的楼市政策,不许私人房东和开发商拉升房价。这是因为,zhan后,德国的建筑全被打烂了,人们没有地方住,起码要先解决住宿问题。

  此外,政府必须是小政府,每一级议会严格管控本级政府的预算开支,地方和中yang财政相互独立。

  而且,由于魏玛共和国的经验,德国人比日本更加担心恶性通胀,这加剧了德国财政的谨慎。

  2、企业方面

  强调中小企业自由竞争中的相互配合,在没有大规模特殊补贴的前提下,企业专注于专业化的发展。反正企业不会随意裁员,而是与工会合作,经过协商的方式来确定合理工资,也确保企业的合理利润。

  3、金融机构

  不会完全听从政府的话拼命扶持特定企业,这是和日本完全不同的。

  德国的银行体系非常严谨,尤其是担心通胀问题,只根据企业的实际真实情况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合作。

Referenced from: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2021-08-08/doc-ikqciyzm0280909.shtml

本文链接地址:https://const.net.cn/422.html

标签: none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