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作为中国三大高薪行业的格局暂未改变,但一个新的现象是,有地产人自愿降薪去他们眼中的“新兴行业”或者“稳定行业”。
最新的中报数据显示,中国地产业龙头企业万科的员工人数从13万的巅峰大幅下跌,公司近一年人员数量降了20%;合景泰富、富力、泰禾等房企员工人数一年大降超过30%。
虽然现在互联网行业风波不断,阿里、腾讯、字节等大厂深陷舆论质疑,但在地产人眼里,互联网平台大、仍在上升期,相比地产行业有更多可能性。
不过总体来说,房地产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根据克而瑞统计,2020年46城房地产业(不含销售中介、物业)平均薪资达到1.4万元人民币/月至1.5万元人民币/月,相比46城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7倍。
因此和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的薪酬仍处在高位,具有较高竞争力。在关键岗位上,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同属三大高薪行业的格局仍然暂未改变。
房地产离职潮来了,有人宁愿降薪几十万也要转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update:2021-9-1
房地产的造富时代彻底终结,万科一年减少20%员工。
“我们就像风口上掉下来的猪,过去习惯了高薪,现在却要开始低头学习。”一名刚刚脱离房地产业几个月的前地产人说道。
对于地产人来说,那个躺着挣钱的黄金时代,彻底地过去了。房企的组织架构日渐精简、校招日益缩水,很多看清趋势的人都在谋求转行。
尽管目前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作为中国三大高薪行业的格局暂未改变,但一个新的现象是,有地产人自愿降薪去他们眼中的“新兴行业”或者“稳定行业”。
“也许是受够了地产圈这种没落、动荡的感觉,就最近几个月,我周围很多人跳槽去互联网、央企国企,就算降薪二三十万的也大有人在。”某千亿房企员工张威近期突然感受到了跳槽新趋势。
“上亿年终奖”“87年千亿房企总裁”“200万挖不到一个副总裁”“承诺高层收入过亿”……过去5年,膨胀的地产行业中,令人咋舌的造富故事不断。随着地产行业规模见顶、市场走弱、融资收紧,巨大的人才泡沫也终将被戳破。
最新的中报数据显示,龙头万科(000002)的员工人数都从13万的巅峰大幅下跌,公司近一年人员数量降了20%;合景泰富、富力、泰禾等房企员工人数一年大降超过30%。此外,据机构统计,大部分上市房企薪酬总量增速连续收窄,2020年人均薪酬首次出现下降,高管薪酬同比下降5%。
管培生失落
名校毕业的“95后”叶小落最近选择从一家华东知名房企离职,回想2018年她成为该房企校招管培生时的场景,她轻叹了一口气。
“那时候房企校招都很火的,研究生月薪起步就是两万以上,还有很高的房补,管培生晋升通道明确,宣讲的案例都是高管亲自带教,30岁不到就能做到条线负责人、城市总、总经理助理。”叶小落说。
叶小落进公司后经历了轮岗、外派项目,随后定岗从事房企较为核心的营销管理工作,在过去,这几乎是名利双收的升迁坦途。
但她也经历了项目上996甚至007的忙碌,部门内部的勾心斗角与竞争内卷,身心俱疲。终于到了2021年,她下定决心要离开。
“离开的原因肯定是很多的,比如我不能接受不断外派,作为女生希望稳定地留在一个城市,为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些规划,而房企别看很多总部在上海,项目却都在外地,年轻人想要晋升,都得接受长时间外派。”
对于叶小落来说,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已经不看好地产行业了。“我还年轻,不能一直耗费在夕阳行业里,所以找工作的时候我一心跳出地产。”
不过,叶小落在房企积累下的营销经验和资源人脉,在别的行业似乎没有用武之地,她最想进的互联网大厂,没有对口的社招岗位。在房企工作近三年的她,打包年薪已经超过35万,而她最终跳槽去了一家创业公司,能给出的年薪仅有18万。
叶小落的经历不是个例。国外名校建筑系硕士毕业的伊文,最初专业对口地进了一家港资房企担任管培生,还曾参与操刀了该房企几个颇为知名的项目,干了三年后,该港资房企在内地投资规模不断萎缩。
“眼看项目越来越少,意识到再待下去没有前途。”伊文认为,港资房企在内地过于保守,所以他转而跳槽到一家高速发展中的民营房企,结果也是好景不长,不到两年,这家民营房企尽管表面业绩攀升,但内部都知道经营情况不佳,年底还暗暗裁员,年终奖也不发了。
今年,伊文凭借国外学历最终进了一家跟房地产无关的外资企业,工作多年的他,最后也仅能平薪跳槽。
寻找新高地
“最近好多人都去了互联网大厂,我们公司一名区域人力总上个月去了阿里巴巴,几个人力管培生也跟着去了。”某千亿房企中层员工张威告诉第一财经。
虽然现在互联网行业风波不断,阿里、腾讯、字节等大厂深陷舆论质疑,但在地产人眼里,互联网平台大、仍在上升期,相比地产行业有更多可能性。
“互联网大厂对地产人来说很难进的,人力、财务岗最容易切换赛道,因为很多东西都相通;像地产的核心岗位,土地投资、营销等等,离开了地产圈就没什么用了,互联网虽然也做营销,但理念完全不一样。”上述房企员工称。
即使进了互联网大厂,地产人也需要低头诚恳学习,适应全新的环境。
一名华东房企员工称,身边有朋友花了很大代价跳槽去阿里,比如全家从上海搬到杭州,年薪也降了,还得从头开始熟悉。
“互联网黑话、用户思维、扁平化管理,这些都跟地产差别很大,互联网也内卷,我朋友觉得离开地产以后反而遭受了‘毒打’。”
除了雄心勃勃进军互联网大厂的,还有另一拨地产人希望通过跳槽能够“躺平”。
地产行业虽然开得了高薪,但是疲累、动荡,工程节点、营销节点压得人喘不过气,任务没完成很可能整个团队都被老板干掉。同时,近两年楼市调控越来越严厉,地产行业在政策裹挟下走得异常艰难。
因此,一些受够了节点焦虑、政策打压、行业动荡的地产人,希望找一份央企或国企的工作,虽然钱少但是稳定。
“降薪跳槽是肯定的,我这个层级一般地产公司能开到60万-80万年薪,但国企最多也就三四十万。”一名在房企资管岗做了近9年的中层人员告诉第一财经,她之所以选择跳槽国企,主要是认为地产行业过于动荡,她也希望未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浮华渐退
房地产行业泡沫被吹得无比膨胀之时,诞生了一个附属品——巨大的人才泡沫。
“上亿年终奖”“87年千亿房企总裁”“200万挖不到一个副总裁”“承诺高层收入过亿”……这些都是过去五年间发生在地产行业的职场暴富神话。
2017年,突然有很多民营房企喊出千亿目标、三千亿目标,它们高速扩张,在全国各地广建新区域,创造出一大批“80后”区域总。还有很多地方房企把总部搬到上海,到处挖总裁、副总裁和财务总,这批人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坐在中国院子一天面试二十几个高管的泰禾黄其森曾经反思说:“千亿房企更多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我们赶上了好红利,不是个人多有本事。房地产有泡沫,最大的泡沫就是在人才,这个东西都是时势造英雄。”
好景不长,随着近三年地产行业下行,地产圈不仅出现了总裁、区域总过剩现象,各家房企也纷纷开启裁员,“有先见的人”则主动逃离地产圈。
从财务报告数据看,近三年头部房企的员工人数都从超过13万的高峰大幅下降。
万科截至今年6月30日在册员工数量为10.58万人,相比去年同期的13.35万人减少了20.7%。
深陷危机的恒大今年中期报告尚未披露,根据去年年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大有员工12.33万人,相比2020年年中的13.16万人,减少了约8300人,半年人员降幅达到6.3%。
富力集团的正式员工数量一年时间下降了37.6%,2019年年末其正式员工有6.23万人,到了2020年尾仅剩下3.89万人。富力在年报中解释称,员工人数减少是出售物业管理公司导致的。此外,债务暴雷的泰禾集团,去年员工数量只剩下6000多人,同比减少31.5%;祥生控股去年人员减少23%;合景泰富则降了47%。
不仅人员大减,地产行业的薪酬也越走越低。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80家典型上市房企薪酬总量增速已经连续三年收窄,2020年人均薪酬首次出现下降,50分位值为18.3万元/年,高管薪酬同比下降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非私营单位中,房地产薪酬排名从第12名降至第14名;私营单位中,房地产薪酬排名从第5名降至第6名。
不过总体来说,房地产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根据克而瑞统计,2020年46城房地产业(不含销售中介、物业)平均薪资达到1.4万元/月-1.5万元/月,相比46城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7倍。
因此和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的薪酬妥妥地处在高位,具有较高竞争力。在关键岗位上,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同属三大高薪行业的格局仍然暂未改变。